磷青銅與青銅的區別
磷銅(磷青銅)(錫青銅)(錫磷青銅)由青銅添加脫氣削磷P含量0.03-0.35%,錫含量 5-8%
及其它微量元素如鐵Fe,鋅Zn等組成延展性耐疲芳性均佳可用于電氣及機械材料,可靠度高
于一般銅合金制品。
青銅 原指銅錫合金,后除黃銅、白銅以外的銅合金均稱青銅,并常在青銅名字前冠以主要添加元素的名。錫青銅的鑄造性能、減摩性能好和機械性能好,適合於制造軸承、蝸輪
、齒輪等。鉛青銅是現代發動機和磨床廣泛使用的軸承材料。鋁青銅強度高,耐磨性和耐蝕性好,用於鑄造高載荷的齒輪、軸套、船用螺旋等。被青銅和磷青銅的彈性高,導電性好,適於制造精密彈簧和電接觸元件,青銅還用來制造煤礦、油庫等使用的無火花工具。
青銅又分為青銅和鋁青銅.青銅可分為兩大類。
(1)錫青銅:含錫20%-30%。若含錫在于20—30%則錢呈銀白色,俗稱“白銅”錢。含
錫量少則錢呈淡棕色,俗稱青黃色。古代錫青銅都含有鉛,一般在3-8%,相當現代錫青
銅的化學成份。
(2)鉛青銅:含錫2-10%,含鉛9-60%。若含錫、鉛量多,則錢呈灰白色,若含錫、鉛
量少,則錢呈黃青色。在先秦時期青銅錢的含量都較多,一般都在7—56%,個別高達62%。
到漢代含鉛量~9%。若鉛量在~33%,則相當現代鉛青銅的化學成份。
3、黃銅:黃銅在明清時期就用于鑄造錢了。明嘉靖年間就用黃銅大量鑄錢。古代稱“鋅”
為“倭鉛”。用爐甘石熔煉而成(即菱鋅礦ZnCO3)。元代就有:“赤銅入”爐甘石’煉為黃銅,
其色如金”的記載。在明代后期我國的鋅已向國外出口,鋅錠含鋅量達 98%以上。黃銅又
可分為:
(1)黃銅:含鋅3-40%。若含鋅量在10—20%稱為紅銅(新疆地區),俄國稱為丹銅。
(2)鉛黃銅:含鋅 35-43%,含鉛0.3-3%。明清時期的銅錢中有的含鉛量還要多些。含
鋅量有時會少些在 20—40%。
(3)錫黃銅:含鋅9-40%,含錫0.2-2%。有時也含有少量的鉛
磷青銅含2%~8%錫、0.1%~0.4%磷,余為銅的銅合金。主要用作耐磨零件和彈性元件。